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此背景下,更好释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潜力,切实发挥其对其他行业的巨大带动作用,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意义重大。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发展正逢其时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为我国产业升级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一是可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典型的数据和知识驱动特征,其基于智能互联的机器设备和终端用户需求采集海量数据,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建模优化,能够形成涵盖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运行维护、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优化决策和解决方案。
二是可引领生产方式智能化变革,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引领新一代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构建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系统,联通企业内外部数据,连接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按需定制、用户参与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促进供需灵活高效匹配。其通过将自身的生产系统与全球智慧供应链相连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亦可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基于智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运维、在线监测以及信息增值等服务,从而实现“智能产品(装备)+智能服务”一体化发展,构筑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产业价值链。
四是可构筑共创共享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的分布式、开放性、连接性等特点,使其能够吸引全球的开发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催生出众包设计、网络化协同研发、协同制造等新模式,从而形成价值共创共享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
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领先的装备自动化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垂直领域制造企业等凭借自身优势加紧平台布局,尽管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尚处于探索开拓阶段,但已进入规模化扩张的时间窗口期。对我国而言,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正逢其时。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通过工业互联网解决供需不匹配、资源不协同、质量效率不高等痛点问题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互联网应用创新十分活跃,这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
近年来,在我国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指引下,一批平台企业和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涌现出来,基本上形成了具有行业、区域和应用特色的发展格局。但也要看到,一些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很多平台缺乏足够的应用场景。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增长很快,但真正能形成关键规模和有效益增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不是很多。特别是有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空有技术展示的功能,但因缺乏足够多的应用场景,其使用效率并不高。
二是“信息孤岛”阻碍了制造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创新应用。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集成应用水平。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基础总体上较为薄弱,不同类型的企业基础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企业内部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跨领域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还存在很多“信息孤岛”,导致制造资源数据难以实现集成和共享,影响了进一步的协同应用。
三是平台关键技术本土供给能力不足。首先表现为工业软件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尤其是在高端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我们的自主可控力量不足。云计算的发展使得工业软件进入了云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演进为封装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和制造工艺的“工业软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我国在云化工业软件方面的能力还不强,生态还没有构建起来。其次表现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强。有相关调研发现,现有工业云平台产品在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四是资源要素支撑保障能力不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人、机器、设备以及多种工业应用场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平台企业来说,需要软硬件资产的大量投入。对企业用户而言,也需要将自身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推进结合起来,经历一个前期以投入为主和后期缓慢回报的过程。因为价值创造和投资回报周期长,工业互联网平台较消费互联网平台在吸引金融资本投资方面更为困难。在人才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需要既懂制造工艺、流程原理,又有信息技术和平台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应用软件开发人才。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