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1: 牛奶致癌
谣言说:“激素致癌说”:奶牛靠打高剂量激素产奶,而雌激素和雄激素是牛奶的主要致癌物质,牛奶中的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也致癌。“酪蛋白致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发现,植物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没有变化,而酪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明显恶化。
专家观点:
奶牛使用的激素其实是生长激素,不是雌激素、雄激素等性激素。美国FDA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批准使用人造的牛生长激素,不会损害消费者健康,更不会致癌。
美国FDA、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并无证据说明IGF-1致癌”。牛奶中IGF-1的含量很低,经过加热、消化、吸收后,到达人体内已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风险很低。
谣言2: 草莓致癌
谣言说:曾有媒体公布北京市草莓抽样检测结果:全部样品检出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乙草胺属b-2类致癌物,不允许使用于草莓种植中。
专家观点:
农残需要累计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致癌,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致癌风险也不一样。
致癌物有分级:
1类致癌物:只要达到一定摄入量,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具有一定风险。
2类致癌物: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一定剂量的某物质后有致癌可能性,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会导致人类得癌。
乙草胺的b-2类分级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6年前使用的标准;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国家毒物学研究项目现在都没有将其列入可疑致癌物清单。
谣言3:微波炉致癌.
谣言说: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让容器释放致癌物,破坏食物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破坏脑组织。
专家观点:
微波的本质是电磁波,跟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不会致癌。相反,红外线还是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微波会破坏脑组织,纯属无稽之谈。
微波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2004年就有相关科学报告显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避免烧烤、油炸等方式产生致癌物。
有些塑料受热时会释放一些有害成分,合格“可微波加热”容器是安全的。
任何食品加工都会对营养有所改变,微波炉加热产生的改变并不比常规的加热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