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都一样,为何产品价格差距这么大?”这是诸多消费者对门窗零售家装行业的真实评价。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门窗似乎种类很多,五花八门,“纸面性能”看起来非常强大,实则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过度营销的痛点。如何解决乱象丛生的市场环境,需要企业经营者认真反思与思考。
拒绝行业过度“内卷”
为了拿订单而不惜一切代价,靠过度压低价格而不顾产品质量的结果,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低于国标壁厚1.2~1.4mm的型材产品,还有所谓的“6060-T6”材质的炒作以及大量使用回收铝生产来降低成本等不良现象。
此外,许多零售家装项目中大量采用不钢化、铝合金()型材的材质、隔热条的材质、中空/多腔玻璃的配置不合理、五金和配件选择不恰当,导致相关组件和产品的质量保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实际上,家装零售市场外窗的结构设计、节能要求、材料和材质的选择、洞口安装、应用场景等都需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安装位置的不同、不同朝向等建筑外立面改造要求。外窗的应用高度越高,设计整体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越高,对材料的要求也就越高,这需要做许多理论计算和测试验证完成产品综合性评估,并且根据不同区域各不同高度进行规划设计;根据不同安装位置、材料的选择等来验证外立面门窗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试验测试和数据,通过设计、加工组装、材料选择和安装工法等多方面的验证,实现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验证和评估。
加强管控监督力度
门窗零售家装和工程行业缺乏对相关标准的监管。国家标准只是规范行业的最基本要求。每个门窗企业的标准都应该高于国家标准,同时针对项目的不同区域和应用场景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规划、施工工法及管理。而且,行业每个工作环节都是开放的,不仅是每个技术环节中的设计、材料、生产工艺、安装工艺的管控,因此建立健全零售家装和工程的标准化体系、加强管控监督力度是当务之急。
标准化方面,在集中式住宅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地区,哪怕是以降低成本为第一标准考虑的情况下,家装市场也需要有一个基本原则,统一洞口和对门窗的实际使用性能和技术标准化要求。
在产品检验上,可以以此为基础和核心建立设计标准,通过极端“暴力”测试方法的各类复合型测试手段,对型材及其与墙面链接处的连接件,以及窗的模块化设计的集合体进行检验并进行评级。门窗是以可靠性为优先级的工业品,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冗余性能和失效保护,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这样才能尽可能保障极端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安全,避免整个建筑对用户的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出现“破窗效应”。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