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暖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埇桥区将家政服务“强化诚信、规范管理”作为行业标准,随着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如今的家政服务更加令人满意放心。
老人赵淑兰上了年龄,儿女从家政公司为她请了个护工。起初,老人儿女对这个“外人”并不是很放心,时常会前来监督、检查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护工大姐得到了这家人的认可,从“外人”,变成了“家里人”。
北关街道华地社区居民陈绪绪告诉记者:“刚开始还是有点顾虑,怕照顾不好不放心,或者是饮食,生活习惯方面不适应。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我们觉得这个大姐非常好,不仅把老太太照顾得很好,跟我们家人相处得也很好。”
她叫吴纪兰,从事这个工作以后,除了做饭、干家务,更多地是用真心对待和陪伴老人。目前,不仅赵淑兰一家,她所服务的家庭均给予了她很好的评价,同时对家政服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家政服务工作人员吴纪兰说:“家政服务工作并不仅仅是个良心活,更是个技术活和能力活。”像吴纪兰这样的服务人员在就业前都要接受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并实施家政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个人信用记录注册、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推行家政从业人员“一人一证一码”,实现家政人员“上门亮码—客户扫码—工作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让家政行业更透明,更规范。
目前,埇桥区不断加强家政服务品牌培育,积极培育优秀家政服务机构和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协会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了“以优促好”的发展格局。
埇桥区商务局副局长孙志华表示,今年埇桥区开展了家政服务岗前公益培训和回炉公益培训进镇村、街道社区活动,培训覆盖了所有的镇村和街道,遴选出全区9家优质培训机构参与放心家政培训,培训人员达到1.59万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2900多人,拓展了培训方式,扩宽了家政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增加了就业渠道。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